今日时间:
山东省线下一流课程《城市设计概论》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1-06  发布人:高东开

课程基本信息:

课程类型:专业课

课程性质:选修

面向专业:建筑学、城乡规划学、风景园林学

学 时:32

学 分:2

一、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

·课程负责人简介:

祁丽艳,女,197907,博士在读。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。

讲授主要理论课,《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设计(本、硕)》、《城市设计概论》;专业主干课《城乡规划设计I(住区规划与设计)》、《城乡规划设计II(总体规划)》;承担实毕业设计、创新创业实践、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。最近几年教学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:第三作者参编《城市设计》教材,清华大学出版社;一级学科下城乡规划专业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,校教改;第二作者主编《乡村规划设计》教材,校自编教材立项;主持“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”;主持“九游会国际站本科课程在线数字化建设项目”。最近几年教学奖励主要有: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竞赛累计20余项;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获二等奖奖、优胜奖等多项;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;指导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,;连续3年获“调研山东”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省级优秀指导教师;连续5年指导毕业设计获校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奖,;九游会国际站第十届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。多年来聚焦滨海城市与乡村,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。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,纵向课题10余项,获得青岛市第29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。2016年青岛市三八红旗手。

·课程团队主要成员简介:


徐俊,男,1989年07月,讲师,工学博士。主讲《城市设计概论》、《城乡基础设施规划》、《城乡道路与交通》、《城市交通规划与计算机仿真》等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以及认识实习、城市考察等本科实践教学。《城市设计概论》课程中主要承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、交通空间设计、案例分析,主讲人。研究方向:主要围绕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环境评价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环境评价,近年来教学为主,科研为辅,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合作育人项目1项、青岛市“双百调研”年度课题2项,发明专利2项。


解旭东,男,1979.11,副教授,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。主讲《建筑设计基础》、《建筑设计I》等本科生课程和《滨海山地建筑设计》、《滨海城市空间设计》等研究生课程以及认识实习、城市建筑考察等实践教学。《城市设计概论》课程中主要承担混合式教学方法组织与实施,主讲人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设计、城市设计等。主持“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”、“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项目子课题”等教研课题5项,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12项;参编教材1部;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获得山东省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2项;指导学生获得高水平学科竞赛累计60余项,多次获评“优秀指导教师称号”曾获青岛市工人先锋称号、校第六届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。


二、课程目标

基于滨海山地地域特色与青岛近代历史独特底蕴,依托我校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,传承传统“建工”高校的专业优势,引领我国可持续滨海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。

建设目标,服务于建筑、城乡规划、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,与场地设计、城市设计等实践教学形成完善的课程群结构;以“滨海山地人居环境”地域教学特色;锁定培养高素质创新技术能力、理性的管理能力、正确的价值观三大目标(图1)。

知识目标,了解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、现实特征与未来趋势;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;牢固掌握典型要素设计内容与方法;理解滨水城市的设计特点。

能力目标,掌握不同空间层次的设计能力;理解设计的管理语言;初步掌握滨海城市设计的研究方向;拥有一定的团队协作、学术交流的能力。

图1课程三大目标体系

三、课程特色与创新

1.教学特色

(1)走出教室学知识。强化“线上+讨论+讲座+调研”的多元方式,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输与创新(图2)。

图2多元教学方式

(2)地域性与创新性的融合。以青岛为地域研究载体,以设计创意为表达方式,以实时实事为热点话题,结合授课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,在人才创新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成果显著(图3)。

图3城市设计成果—青岛口袋公园微改造

(3)完善了九游会国际站构筑“滨海人居环境” 引领下的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下学科群特色精品课程(图4)。

图4 城市设计成果—滨海公共空间安全性调研

2.教学改革与创新:

“1+N”引导模式。课程建设由1名老师负责课程的系统性建设,满足课程的连贯性和广度;多名老师辅助教学,这些老师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与多年研究成果,以专题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,促进深度的研究。

学生主导模式。让学生做“开车人”,老师以陪练的方式引导学生,以专题为深入研究对象,组织学生完成作业,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。

时效性和实践性充分结合。课程依托理论教学,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模式,通过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和老师的实践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授城市设计方法。课程非一般性的理论知识输出,而是将实践教学充分融入到课程中去,通过课程可以了解最新的实践案例,教学生动活泼,更易于知识地吸收与积累。

四、课程相关其他风采展示

基于国际建筑教育发展趋势、结合我校特色及优势,由山东省教学名师郝赤彪教授于1995年创立该课程,他是我国最早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之一。历经20多年的不断积累与完善,构建了扎实的教学团队(图5)与完善的课程群体系(图6,以城乡规划学为例)。

2014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。2017年本课程进行MOOC课程录制。2019年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。

图5团队成员 图6完善的课程群体系

该门课程是专业四大原理课程之一,在教学设置上完善学科理论课程体系,为城市设计的实践课程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。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梳理了三大难点(图7),以案例教学强化知识到技能的提升;以多元数据支撑、教学过程指导、作业示范等定量方式的应用实现技能强化;以价值观输入和职业道德为最终导向,以知识—方法—技能—道德为过程逻辑导向,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公共政策的平衡能力培养。

图7课程的三大难点

教学设计样例说明---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

讲授内容:

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

预计2学时

实用2学时

教学目标

学生能掌握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的特点,能说出各个阶段的典型要素

 

重点、难点

重点: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;

难点:城市设计发展历程与人类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理解。

1.上节课内容的回顾与温习。

2.课程导入,以优美的城市图片导入,开篇提问,引发思考——美丽城市背后的建设的规律是什么?反映了人类的什么思想?

3.激活关联文字——词——句——篇——书为比喻,激活学生对城市内建筑——街道——街区——城市的理解。

4.讲课呈现——阶段的简洁与高度概括,利用记忆与理解。应用大量比喻。

n原始自然主义城市设计——人与自然,婴儿与母亲

n古代象征主义城市设计——人与自然,幼童与母亲

n古典人文主义城市设计——人与自然、社会,交往的需要

n近代功能主义城市设计——人与自然,叛逆期

n现代人本主义城市设计——人与社会,青年时期

n未来=?——未来以来,生态文明建设

5.活动设计:手机投票,喜欢方形还是圆形,为什么?每个同学画圆、方形,比较城市形态与设计思想的关系。——调动大家的积极思考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形态隐含的文明思想。

6.思政教育:生态保护,国家生态文明建设。

7.课程总结——强化重点,明晰典型阶段的典型设计要素。

教学方法、手段

案例法、视频——六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以案例为讲解方式。

 

课外练习

作业一:

随手拍——青岛的文化基因

一张图;一段文字;记录你的思考,你的观察,你的作品,……我记录你的成绩,10分。http://kczx.qut.edu.cn/G2S/ShowSystem/Index.aspx

 

 



黄岛校区地址: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   邮编:2665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版权所有©九游会国际站 -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

市北校区地址: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   邮编:266033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   临沂校区地址:临沂市费县县城东外环108号    邮编:273400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鲁ICP备05046218号-1